《津巴布韦工业重建和增长计划(2024-2025)》由津巴布韦工业和商务部制定,作为《国家工业发展政策(2019-2023)》与《第二个国家发展战略NDS2(2026-2030)》之间的过渡性政策框架。该计划旨在推动制造业复苏、优化价值链、促进本地化生产并改善营商环境,助力实现“2030年愿景”中的工业化目标。
一、核心目标
(一)过渡与战略对齐
为制定第二个国家工业发展政策(ZNIDP2)奠定基础,确保与NDS2的长期发展目标保持一致。
(二)应对紧迫挑战
解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低(2023年为53.2%)、关键产品高度依赖进口(如化肥、药品、钢铁)以及走私和假冒商品泛滥等问题。
(三)推动工业增长
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、扶持中小企业、升级基础设施及深化区域一体化(如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),降低工业生产成本,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。
二、四大支柱与关键措施
(一)商业环境支持工业化
1. 打击走私与假冒商品:成立专项执法工作组,加大处罚力度;推行“货物一致性评估计划”(CBCA认证项目),确保进口商品符合质量标准。
2. 简化营商环境:计划于2024年底前精简商业许可证,降低企业合规成本;推广电子支付系统和Starlink农村网络覆盖,推动占经济总量71%的非正规经济向正规化转型。
3. 加强消费者保护:强化《消费者保护法》执行,设立全国性投诉热线,打击市场欺诈行为。
(二)制造业增长促进措施
重点行业进口替代:
1. 化肥:提升本地产能利用率从30%至45%,年减少进口支出约3.33亿美元。
2. 药品:将注册审批时间缩短至3个月内,设立7500万美元基金支持本地生产,年节省进口成本7500万美元。
3. 钢铁:支持Dinson钢铁厂扩产(2025年目标产能60万吨),取消原材料进口关税,预计年节省5亿美元。
4. 轮胎与汽车:对整车进口征收40%关税,鼓励本地组装,目标年产100辆巴士和80辆卡车。
5. 锂价值链升级:设立经济特区吸引电池制造投资,优化电价政策以增强竞争力。
6. 推动乡村工业化:通过社区共享信托(CSOTs)和工业园区建设,发展农村地区资源加工业(如皮革、农产品)。
(三)实施与监测评估
由内阁工业委员会牵头,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每季度审查政策执行进展。
设定关键成功指标:提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、扩大制成品出口(2023年为4.47亿美元)、实现本地采购占比达60%。
(四)制定第二个国家工业发展政策(ZNIDP2)
计划于2025年启动新一轮国家工业发展政策编制工作,确保与NDS 2战略目标全面对接。
三、主要挑战与风险
(一)能源短缺:高电价制约工业发展,例如水泥行业电价需从0.16美元/度降至0.10美元/度方具竞争力。
(二)外汇短缺:影响企业进口原材料和更新设备能力。
(三)区域竞争压力:需借助AfCFTA平台提升出口竞争力,应对来自其他非洲国家的产业竞争。
总结:《津巴布韦工业重建和增长计划(2024-2025)》是津巴布韦推动工业转型的关键过渡计划,聚焦进口替代、本地化生产、营商环境改革与区域一体化四大战略方向。若成功实施,将显著减少外汇支出、创造就业机会,并加速乡村工业化进程,为后续第二个工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奠定坚实基础。